阅读此文之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
退休干部踹别人椅背七次,反过来威胁对方,会让对方坐牢?这事还讲不讲道理了。
6月26日,一老人和一年轻人在高铁上争吵起来,视频发布到网上之后,“坏人变老了”的议论又多了一个新的案例。
(资料图)
视频中年轻男子是坐在老人的右前排,男子一开始的椅背是完全垂直的状态,他觉得这样不太舒服,就想要往后调节一下角度。
椅子往后倾斜了大概十几度,背后就传来一股冲力,将他的椅背踢回了原来的角度,因为用劲过猛,后排踢椅背的脚几乎要从中间的空隙穿过,差一点就踢到他的脸上。
年轻男子恼了,站起身来回头一看,踢自己椅背的不是熊孩子,而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,旁边应该是他的妻子,一直在劝阻着他。
男子被踢了椅背,心头火还没消下去呢,看到老人毫不知错的模样,立马问他是不是有病?
老人看到男子骂自己,他也不客气的怼他:你才有病。
俩人骂完这一句之后,男子坐下了,继续调整椅背,他一调整,后面的老人就继续踢他,他忍不住第二次质问老人还坐不坐?他告诉老人,这是自己的权利。
老人却说男子调整椅背导致自己坐不下,小桌板放不下,从视频上来看,老人并不坐在男子的正后方,所以他说的应该是妻子的空间受阻了。
一个觉得自己在行使自己的权利,一个却觉得你让我感觉到了不舒服,俩人就这样又吵了几句,老人的妻子在一旁忙坏了,一边给年轻人道歉,一边将老人放在椅背上的脚拉下来,嘴里还念叨着让他少说两句。
如果不是妻子在中间调解,俩人可能还要再吵上几轮,年轻男子看老人这态度,还有一旁阿姨一直在道歉的样子,第二次转身坐好,不再搭理后面的老人。
年轻男子不搭理他了,他反倒更加威风起来,用脚不断的踢踹男子的椅背。
可以看到,男子已经没有调整靠背角度了,老人脚依旧没停下来,速度快的妻子拦都拦不下来。
就这样一分钟连踢了七脚,男子不再搭理老人,他看明白了,和这个老人根本没道理可说。
老人嘴里还在嘟囔着,大致的意思就是,如果是没退休之前碰上年轻男子,直接就能送他去坐牢。
这话一出大家都明白了,怪不得老人如此的威风呢,原来是一位退休老干部,职位应该还不低,习惯了指挥人的工作,所以对上年轻男子他也亳不怵。
这件事发生之后,铁路官方也给出了回应:老人的做法肯定是不对,一路上座椅不可能一直是直立着的,遇到相关的问题可以向乘务员求助。
听官方的语气,这样的事情应该发生过许多次了,对于这类乘客,他们也只能进行言语上的劝阻,因为没有相关的规定说,这样的事件该如何的去惩治乘客,作为乘务员还是比较为难的。
回看整个过程,老人之所以觉得自己有理,是因为他觉得男子调整角度,妨碍了后排的乘客。
但是视频中能够看出来,男子在刚刚调整角度的一秒内,老人的飞踢就上来了,以当时的角度来说,还谈不到挤压后排空间的程度。
更何况年轻男子也说了,老人的座椅比他的角度还要大,凭什么他可以,自己就不行?
就是这句话惹怒了老人,他才开始自爆身份:我是我,你是你。
这话的意思好像是他身份不一般?
说回到调节座椅角度的问题上,这是铁路部门比较头疼,老生常谈的问题了,为了让高铁上的乘客有个更舒适的乘车体验,座椅是可以调整角度的,最大角度的时候是可以近乎平躺的,这种情况后排肯定是会受到影响的。
这种过分对乘客的体谅,也造成了乘客和乘客之间的争执,有时候是角度的问题,有时候是前排调整太快,后排小桌板上东西洒落一地的情况,层出不穷。
所以在老人飞踢的视频下,有一波人能够体谅老人的心情,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过不考虑他人感受,大角度调整座椅的乘客。
事情本身是没有对错的,想要调整座椅角度是他的权利,争取自己空间的范围,也是乘客的权利,只是他们选择了一种粗暴的沟通方式。
如果是在男子调整角度之后,后排觉得角度造成了不便,可以用沟通的语气和他说明情况,大部分人都是很好沟通的,双方都能调整一个合适自己的空间。
“好好说话”四个字看起来简单,其实是一门学问,视频中的当事人,如果能像一旁的阿姨一样好好说话,各退一步,争吵也就不会发生了。
老人好好说自己的空间赶紧到了挤压,男子好好说自己坐的不太舒服,想要往后靠一点。事情不就很简单的解决了吗?
如果好好沟通之后,依然有一方不饶人,偏要以自我感觉为中心,那么可以找乘务员沟通情况,不论是乘务员以理服人,还是在乘务员的帮助下换一个座位,都是比争吵更好的办法。
出门在外讲究的就是以和为贵,有时候好好的说话,什么事都好商议,如果上来就蛮横不讲理,再好脾气的人也能被逼的三分火气出来。
视频中这位老人,不管他退休之前是做什么的,大概率是公职人员,甚至是党员,那么作为党员就更应该明白,在我们这没有什么阶级身份,别老拿身份压人,现代文明社会讲究的是以理服人,坐牢的标准是法律来制定的。
关键词: